ky开云娱乐-(中国)科技公司,

矿产勘查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发表时间:2023-09-01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邓锡琴)日前,教育部发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资源学院矿产勘查教师团队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焦养泉教授指导学生

矿产勘查教师团队是一支以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教授为首的服务国家紧缺矿产资源重大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科教团队。团队共有23名成员,其中中共党员21人,教授14人,是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双一流”学科和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立德树人,践行地质教育的“初心使命”

团队拥有 70余年的发展历史,长期秉持“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和“资源报国”的初心与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崇山峻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在壮美山川激励学生树立地质报国的远大理想,以高水平教学科研服务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培育新时代地质人才,用爱和奉献谱写师者之歌。

五年来,团队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和湖北十佳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建威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知识分子党员风采》《在找矿实践中发现科学问题》《把科研创新镌刻在祖国大地》等团队先进事迹,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矿业报》和《湖北日报》报道。

教书育人,奏响三尺讲台的“动人乐章”

“潜心做学问,成为大先生。”团队弘扬“严在地大”的教风学风,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建立四维联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工科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本硕博联培为特色,顺应行业发展,创办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新工科专业,建成全国第一个超大型矿床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习基地,持续建强“一实一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床学》《聚煤盆地沉积学》和《大冶铁矿矿床学虚拟实习》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高水平师资引领资源类专业群建设的实践与创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现代地学观引领的地质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333 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与实践”分别荣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青年教师荣获全国大学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团队强调基础地质理论的应用实践,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大实训基地,培养的大批毕业生走向西部、奔赴地矿产业第一线,成为找矿报国的主力军。涌现出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子。

瞄准前沿,跑出科技创新的“加速度”

团队深化产教融合,瞄准矿产勘查学科前沿,在我国重要成矿带巨量金属成矿机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理论指导找矿取得重大突破。例如,焦养泉等创建的“铀储层沉积学”,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砂岩型铀矿勘查的主战场,为东胜铀矿田等多个世界级铀矿发现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李建威等创新了华北克拉通脉状金矿床成矿理论,相关成果发表在 PNAS等国际著名期刊,并指导了山西义兴寨新类型金矿床的找矿发现。五年来,团队成员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学科创新引智项目等 10项,荣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5人分别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全球顶尖科学家影响力榜单、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以及荣获国际矿床学家学会 Brian J. Skinner奖。团队依托“111 计划”引智基地,推进与 12 所国际一流大学的密切合作,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 18人次。

扎根行业,争做矿产勘查的“引领者”

团队面向国家紧缺战略矿产资源的重大需求,长期为地矿行业提供科研服务和技术支撑,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关键矿产的勘查进展。例如,焦养泉等通过在内蒙古的长期合作,“探明和提交的铀资源量占全国 2000 年以来铀资源总量的一半以上,大营和努和廷两个超大型矿床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床的历史”;魏俊浩等在三江成矿带北段指导预测铜多金属矿资源量600万吨、新增115万吨;刘成林领导了第三次新疆盐湖锂钾科考项目。团队成员主持制定了《地质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发展报告》和《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团队永葆地质报国情怀,书写地学科普育人新篇章,在央视专题片《铀矿发现记》中讲解铀矿成因奥秘,主持寻找李四光科普宣传基金项目,参与《地质藏品背后的故事》科普课程建设,“矿产资源实验教学中心”获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赓续初心,担当垂身示范的“接棒人”

70 余年来,团队在冯景兰院士、袁见齐院士、杨起院士、赵鹏大院士、翟裕生院士、李思田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感召下,赓续初心、薪火相传,发展成为一支学术梯队合理、充满创新活力的优秀团队。团队先后获批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湖北省教学团队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十年来,团队涌现出国家杰青项目负责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等12人;毕业生中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和银锤奖、全国做出突出贡献工程硕士等15人。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资源报国精神,引领全球新地学教育变革,在科教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紧缺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据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教育部启动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于2018年公布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截至目前,三批次共认定60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将以此为契机,鼓励全校教师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继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培育高水平教师团队,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