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爽爽 卢杰)2015年4月28日这一天,是覃英最荣耀的一天。作为我校校友、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队的研究员,他在这一天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殊荣,并与其他先进集体和个人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政治局全体常委的集体接见。
覃英说,“这些成绩是同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地质工作是艰苦的,但可以为国家作出贡献,再苦也值得”。
发现全国最大锰矿床
覃英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并非运气。他参与组织实施的铜仁锰矿整装勘查项目,从2008年起先后在松桃杨家湾、西溪堡等矿区实现锰矿找矿的重大突破,初步控制锰矿资源量达3亿吨以上。就在不久前,他和同事发现了全国最大的锰矿床,整装勘查实施7年找到的锰矿比上世纪40多年找到的锰矿资源量还多5倍。
铜仁锰矿找矿突破使贵州锰矿储量排位跃居全国第一,特别是全隐伏超大型道坨锰矿的发现与评价,更是刷新了世界大型锰矿的排位,跻身世界前10位。与道坨锰矿毗邻的高地锰矿首孔见矿含锰岩系厚达60余米,见矿13.9米,锰品位24.14%,被专家学者称为“中国锰矿第一钻”。
睡过猪圈 扔下过新生女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此突出的成绩非一蹴而就。1983年,年仅20岁的覃英毕业分配到贵州地质局103地质大队,从野外一线工作做起,至今,覃英已经投身地质工作32年。
“在那个物质生活极其贫乏的年代,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的艰苦在今天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覃英回忆。当时的“老三件”——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便是覃英的主要作业工具。地质工作的主要战场是荒无人烟的野外,一个队十几个人运气好才能找到一家农户借宿,老百姓家都很穷,住宿条件很差。他现在还记得,1988年一个夏天,他们在老百姓家借宿,实在住不下,他和其他几个队友只好住进猪圈。大家把猪圈里的几头猪赶到一边,在中间放块木板隔开,覃英就睡在另一边。猪圈里又脏又臭,晚上不仅要听猪叫还要忍受蚊虫叮咬。
出野外,一出就是7、8个月,1989年地质队冬休结束,覃英出野外作业,离开才出生几个月的女儿。“我走的时候她才刚会爬,等我结束工作回家女儿都能走了”,覃英说。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覃英先后参加了区域地质调查及汞、锰、铅锌、金银、煤及非金属等矿产普查找矿工作,承担过各种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探矿工程编录,当过临时采样工。白天顶烈日野外作业,夜晚借油灯阅读资料,雨天在室内综合整理,认真做好这些看似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
学无止境学以致用
基层锻炼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苦练基本功,在工作中学习,在项目中锻炼,不断提高技能,逐渐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他积极主动参加各类各类专业技术培训,还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2004年获得了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2013年获得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2000年以来,在贵州地矿局周琦总工程师的领导下,我校杜远生教授的科研团队和贵州地矿局103地质队逐渐形成了“锰矿地质和找矿勘探”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他在学习中很踏实、认真,注重实践,做事很低调。”杜教授是覃英在地大学习的硕士生导师,谈到协同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覃英时对他大加赞赏。
自2000年以来,“锰矿地质和找矿勘探”协同创新团队开展了贵州省黔东锰矿富集区深部大型-超大型锰矿找矿与成矿模式研究,其“黔东锰矿古天然气渗漏成矿模式和深部找矿重大突破”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2012年十大地质科技进展殊荣,这对于贵州省来说尚属首次入列。2012年2月25日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视察铜仁锰矿整装勘查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同时,103地质队实施的铜仁锰矿找矿突破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得2013年全国十大找矿成果。这一找矿成果,对贵州省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和实施工业化、城镇化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转自地大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