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开云娱乐-(中国)科技公司,

创新人才培养:“李四光计划”显成效

发表时间:2014-12-22     点击:次     编辑: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沉重的“钱学森之问”。针对这一发人深思的问题,同时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2007年起,我校决定实施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简称“李四光计划”),以“李四光计划”为创新性人才培养实验区,并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努力培养能够引领、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

这种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特殊“计划”,以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该计划以凸显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通过完全学分制构建基于自主学习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小而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李四光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是ky开云娱乐-(中国)科技公司,前身——北京地质学院的主要筹建者之一,其创立的地质力学独树一帜,为国家地质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李四光计划”命名的目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努力造就一批基础知识扎实、学术视野开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

“李四光计划”秉承精英教育理念,探索的是一种“小而精”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它突出特点是小规模的精英教育。学校每年在全校一年级在籍全日制本科生中选拔30名左右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求申请学生的课程学习平均学分绩点达到3.0以上,外语水平高,特别要求进入计划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立志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30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虚拟班级,学生的学习以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突出基础理论学习、科学素养培养、实践(实验)技能训练。加入计划后,这些学生的学习可以打破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的局限,在地学类、理工类、经管类三大类学科的相关专业内跨学科专业自由选择课程学习、参加实践教学。学生修完各类规定学分(理论课、实践教学、自主学习)就可以毕业。学校通过匹配各类优质资源、提供灵活并弹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平台为这种“小而精”的学生培养模式提供保障与支持。学生毕业时,学校鼓励他们进入学科专业全国排名顶尖的科学院所、“985”高校攻读研究生,并以此为平台,争取出国、进入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配套服务全面起航

目前,在大学扩招、教学资源相对紧张等因素影响全面推行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李四光计划”努力构建一种面向少量优秀学生、以自主学习为特征的跨学科专业培养体系。

到目前为止,入选计划的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参与了各类科研工作,并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发表了论文、申请了专利,并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奖励。实践证明,对自主学习的严格要求,助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做研究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推动了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自主学习为轴心汇集了强大的优势学术力量与学术资源。“李四光计划”要求入选的学生的学术导师由学术造诣深、责任心强、治学严谨的教授担任,如金振民院士、童金南教授、郑建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学者都是“李四光计划”学生的学术导师。

学校同时设计了双导师制,除了学术导师指导其学习与科研工作外,设立成长导师,安排他们的学术生活及与学习相关的系列活动。成长导师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处级领导及其他职能部门的处级领导轮流担任,主要指导学生选导师、选课、协调学生学习和生活事务、安排学生的集体学术活动等。成长导师有一项重要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就是增加管理的弹性,为学生打破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管理壁垒,如自由选课过程中碰到的课程时间安排、实验室使用、实习时间安排等问题,方便学生实现学习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安排。

“李四光计划”实施成绩显著

“李四光计划”这种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小而精”本科教育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李四光计划”实施8年以来,共选拔了8批学生,毕业了5批学生,共计138人。从“李四光计划”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参与各类科研计划(项目)的情况、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情况来看,该计划的学生在全校本科生中起到了领头羊、排头兵的作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学分绩点稳居全校各专业本科生的前列、100%的学生参与了各类别的科研项目,近100%的学生读研。读研学生中,近77%的学生被保送“985”高校及中科院研究所攻读研究生,直博/硕博连读及出国的毕业生近24%,学生培养质量受到本校老师与推免研究生所在机构老师的广泛好评,人才培养成果逐步显现。

“李四光计划”的成功实践证明,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具有明显的助推效果。从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重任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来看,这种改革尝试有利于激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思考,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以及拔尖创新人才的信心及决心。

(转自地大之声)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