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浩瀚宇宙,助力嫦娥五号升空;把脉地球心脏,开发深地富饶资源;扬帆逐梦蔚蓝,致力海洋油气勘探;征服巍峨高峰,揭开极地神秘面纱……70年栉风沐雨,70载岁月峥嵘,“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精神薪火相传,“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时代使命赓续前行,谱写出地大人一篇篇厚植红色血脉、戮力同心奋进的地质华章。
心怀“国之大者”,永追“时代之光”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心怀“国之大者”,就是要自觉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在ky开云娱乐-(中国)科技公司,开学典礼上,校长王焰新以南迁建校功勋——池际尚先生 “以身许国”的故事激励新生。
何为“国之大者”?一代地大人有一代地大人的答案。
时钟拨回上世纪50年代,赴美深造的池际尚收到西南联大教授袁复礼来信,信中的一句“祖国很需要人”,让她毅然决然登上回国的轮船,与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投入北京地质学院筹建和初创工作。彼时的地大,群英以不坠青云之志,弘“动地”之魄,传“工学”之道,谱写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建校佳话。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勘探队员之歌》这首具有感召力的歌曲,如同一颗时代火种,燃烧在当时广大地质学子心中。
据统计,仅1952至1966年的14年间,该校共培养了1万余名本科生、286名研究生,他们都怀揣着“火一般的热情”,饱含雄心壮志,主动投身到边疆、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地质事业奉献青春,也开启了地大人带着问题启程,踏遍莽莽神州,无畏砺剑海天,迎着时代之风的新征程。
当“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信念之种既已深栽于地大沃土,植根于地大人心中,如何让其“破土”而出?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自此,我国科技事业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向快速发展时期。
但探索科技创新之路,进步与挑战始终并存,当时代的接力棒落在新一代地大人手中,当大有可为的祖国天地摊开在地大人眼前,还有不少的科技创新难题和现实困难挑战一一萦绕在地大人的脑海。
在能源开采上,人类社会不可再生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加剧,如何开发既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新能源有着极强的战略意义;
在海洋开发上,蕴藏在蔚蓝之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但开采难度大,稳定量产难,仍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在航空探索中,向太阳系的星辰大海挺进,需要从探月起步,而采集月壤样本,则成为我国探月工程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在地质研究中,登顶珠峰、丈量珠峰、研究珠峰的任务仍等待着更多东方面孔的地质学家一展抱负,为研究板块变化等地质运动提供更丰富的资料……
因此,立志把答案留在神秘的极地,写在凛冽的珠峰,刻进深邃的地心,划进问天的航程,则是新一代地大人永追的“时代之光”,心中的“国之大者”。
勇做创新闯将,艰苦玉汝于成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信念既已破土,就必须要和实践结合。而探索地心与群巅,问鼎苍穹与深海,必欲先立志勇闯“无人区”、笃行攻克“卡脖子”的信念,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几代地大人把爱国情、报国志融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
研究月球土壤,为嫦娥指路,“上天挖土”心愿得偿。
宇宙深空探测工作,月球探测是起点。月球的背面藏着什么奥秘?月球的年龄能否推算出来?为找寻回答这些问题的线索,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凝结着无数探月人士的伟力,地大教授肖龙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功不唐捐。
从2011年开始,肖龙便和他的团队一起,致力于研究出成分、颗粒形态等都与月球相似的土壤与岩石。在嫦娥五号赴月球采样之前,人类已经有四十多年没有从月面采集月壤和月岩了,本次采样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发射之前,科研人员需要反复地模拟月球钻探真实场景进行实验,制定钻探方案,因此还原月球的土壤和岩石环境至关重要。十多年间,肖龙及其团队总共为“嫦娥”系列实现成功“挖土”任务提供了100多吨的模拟土壤。
为地心把脉,聚焦地球深部地质能源,助力“国之重器”。
地大院士金振民表示,人的一生与地球46亿年形成的时间相比是十分短暂的。人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生命宽度,回馈社会做出一番事业。
1996年,金振民被选为称为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顾问组成员。至此开始,信仰坚定的地大人纷纷将人生坐标定位于地球深部,助力一部又一部“国之重器”落地建成。2001年,被称作亚洲第一钻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在江苏东海县实施,金振民担任工程现场指挥部副总地质师,负责岩石物理性质实验室,进一步推动我国钻探工程发展。
时间更迭,地大人步履不停,2014年,地大多名师生校友共赴黑龙江安达市,共同助力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系的科学钻井——松科二井建设完工。建设工作中,地大教授乌效鸣团队研制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配方,刷新了我国钻井液应用的最高温度纪录,为解决超万米深部钻探、干热岩勘探开发等面临的超高温泥浆难题提供了技术储备。
向海图强,致力深海油气勘探,构建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地大是国内最早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高校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着手组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春华秋实几十载,一代代地大人奋斗在南海深水气勘探、渤海湾盆地油气勘探等工作项目的第一线。
他们在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边缘海构造演化、深海油气形成和赋存机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底大地电磁探测等领域留下浓墨重彩,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有力推动了国家海洋学科建设。
21世纪后,地大还积极响应国家向海洋进军,立志建设海洋强国的号召,在十年期间便快速构建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弥补了学校构建地球系统科学学科生态体系的海洋缺失,依托地球科学学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海洋学科。
冲击全球最高峰,抵达南北极点,弘扬攀登精神。
1852年,英国人初次测量出珠穆朗玛峰高度。此后的100多年间,珠峰测量数据一直被外国的“测量权威”垄断。在这座飞鸟不可逾越的山峰之上,无人机的能力尚无办法完成登顶作业,遥感技术仅能测量出雪顶的高程而无法达到所需的精度。
从62年前地大校友王富洲与诸位前辈携手完成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开始,地大这所登山界的“黄埔军校”,不断向世界高峰发起冲击,陆续登顶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成为世界上首个独立组队完成“7+2”登山科考项目的大学登山队,地大登山人员在攀登珠峰时进行了大量的珠峰身高测量工作,协助国家获得了珠峰身高的精准数据。
地大人还成功徒步南北极点,进行了大量科学考察工作。“无峰不可攀”的锐气与果敢,让地大的红色校旗多次在群山之巅上,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飘扬。
高歌适逢盛世,赓续前行辉煌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是地大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坚持实现“四个面向”的真实写照。
路子对了,就要坚定走下去。办学70年以来,地大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在弘扬“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中,着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截至2021年12月,该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23个学院、69个本科专业;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4个专业学位类别授予权。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综合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当前,学校正在积极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
适逢盛世,地大人接续奋进,务实创新,以非凡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着力破解资源短缺瓶颈,矢志追求学术卓越高峰。
如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地大人如何稳步谋篇,赓续辉煌?
作为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地大坚守立德树人初心,践行“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攀升;大力实施学术卓越计划,引领师生勇攀科学高峰,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ky开云娱乐-(中国)科技公司,(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表示,学校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主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助力“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建设。
风物长宜放眼量。2022年,该校工作明确以“能力提升年”为主题,在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深化绩效管理改革、总结70年办学经验等四个方面锐意进取,下好十四五关键年的“先手棋”。
在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该校党委一方面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提升政治能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推动学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为牵引,加快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激发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提升改革发展能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心聚力迈入新征程。
七秩荣光,逐梦未来,时光向前,奋斗不息。地大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还将在未来谱写出新的史诗篇章,地大也将继续以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创新,努力推动学校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奋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英雄地质队员”,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作者:王向东 丁继国 程晓龙)
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2026827/rmh32026827